大家知道自己懷孕後,都先添購什麼育兒用品?
身為資深文具控,得知懷孕這個噩耗(?!)後,我第一個物色的,不是寶寶衣物、玩具、嬰兒床..............(還有什麼?)
而是懷孕日誌和育兒日誌!!
一定有人(包含枕邊人)覺得我幹麼買這種討債又磨人的東西,
但想到以後我的血汗錢都要拿去買奶粉給吾兒,等他吃完拉出來變成屎,還要花錢買尿布裝,
之後把我白花花的銀子包一包丟進垃圾桶,我不依啊我不依~~~
只是都當了媽媽嘛,也不好意思明目張膽把錢都花在自己身上,
把育兒跟自己的喜好結合,是不是很棒呢?(是嗎)
也一定有人問,懷孕的酸甜苦辣,不就拿日記本寫寫就好啦?
奈何我個人對日記是非常坦誠的,懷孕後病痛纏身,加上內心戲過多,日記的內容完全是公婆與寶寶不宜,未來我死了吾兒幫我整理遺物,若看到的是個人日記版本,應該會把我從墳裡挖起來鞭吧。
於是,一本「官方說法」的育兒日誌對我的家庭和諧來說,就是那麼的必要,還可以矇騙自己是個用心的媽媽(喂)
這玩意聽來很一般,想找還不太容易。
不知是我關鍵字都用錯了呢?還是這討債東西真的沒啥市場,找了半天都只有淘寶的簡體字貨,或是超高凹凹凹級的舶來品,想要個繁體中文真是難上加難。
在咕狗和批踢踢爬了半天,看到有人分享「一年的育兒日記」,內容非常齊全,
再進一步搜尋,發現還新出了「二年的育兒日記」,
為了走在時代的浪尖上,並且看在差了一年但價格沒有差很多的份上,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心態購入。
很快地,就收到沈甸甸的一大本,想到生完小孩要帶那麼多細軟,還要把這玩意扛到產後護理之家去,不禁覺得自己是不是沒事找事。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月份,自己再加個側標應該比較清楚。
目錄。
其實我可以拿相機拍得更清楚,
但想到一些仇部落客的人說「懷孕生子之後還有時間拿相機一張一張拍,還寫成文章的都是收錢的部落客葉佩雯啦!!」心裡就起賭爛,索性手機拍一拍就算了哼哼。
人家完美主義不行啊!幹嘛硬要說人家業配!
內容乍看之下很豐富,前頭比較多紀念性質的頁面,像是寶寶超音波照、第一張照片、家族樹、手印腳印、各式各樣的第一次記錄、寶寶大頭貼。
超音波照只給了兩頁,分別是五六個月跟快出生的欄位,我後來有把高層次超音波根本看無的寶寶3D超音波照放上去。
很貼心地有介紹如何保存超音波照片,在這之前我根本沒意識到那些是熱感應紙,可能過一段時間就灰飛煙滅了
據說護貝還是沒什麼用,還是翻拍吧最保險。
「甜蜜的那一刻」讓媽咪可以紀錄進入產房前的心情和身體變化,就算當下媽咪痛到心裡只剩髒話滿天飛也是不能寫在上面的。
還有看到寶寶出生瞬間的媽咪心情——「好你個小王八蛋」,這也不能寫,做人真的好難。
選在溫馨的睡前時光,拉著枕邊人「親子共讀」,
這位準爸爸隨手一翻,看見頁數那麼厚,裡面又是滿滿表格,尤其中間的紀錄表簡直無邊無際,直呼:「那麼多!!!」
我要他跟我一起細細看清楚表格應該怎麼用——很貼心的還有使用說明呢。
主要就是記錄屁孩每日吃喝拉撒,幾時睡覺幾時喝奶幾時拉屎,記錄自己每日的辛勞,方便吾兒長大成人之後跟他算總帳。
接著他很高興地指著上面的欄位:「幸好裡面是『Mama's memo』,媽媽才要記爸爸不用,搜哩~」
我立刻翻到前面的編者序,指著上面的字跟他說:「記錄者可以是媽咪、爸比或任何一位關愛寶寶的家人!可以是爸比、爸比、爸比!!!」
他就說,那就丟給產後護理之家囉(喂喂喂!!)又說他可以幫我扛去,幫我看寶寶大便囉~~寶寶喝奶囉~再讓我記下來。
當然,我記,他來清大便跟餵奶也是可以的~
他翻到寶寶小檔案,我催促他趕快幫吾兒取個響亮的小名。
原本我認定是女兒時,希望是做了天使的小貓配兒來投胎,都是配兒配兒的叫,
自從發現他生了一副臭GG後便絕口不提這個小名,若寶寶真有胎內記憶,應該感到很困惑。
兩人對於命名都沒有太大的才華與熱忱,暫定也只能叫寶寶,總比叫臭GG好吧。
上面還有「個性」欄位,生出來第一天誰知道是什麼個性,又不是養成遊戲我可以自己點。
(我為什麼要一直吐槽自己買的東西呢.......)
後來我一時好奇,問了婆婆族譜上吾兒應該從什麼字?
據公公說法是中間的字要從「志」,而且到時候名字還要拿八字去給算命先生算,這讓我晴天霹靂,
吾兒身為男子已讓我百般不情願,姓了一個芭樂姓又配上一個芭樂字,最後只剩一個字還要花錢拿去給算命先生,
吾友說他認識大概二十個「陳志X」,後面那個字不管是什麼字,感覺都很適合去演甘味人生............
隔壁一頁「寶寶誕生的那一天」,可以記錄寶寶誕生時的時代脈絡,其中有個欄位是「(那一年)男生最常見的名字」,
我多怕那正正好是吾兒的名諱啊
得知此事的枕邊人倒是一派輕鬆,云:「那就叫『志窗』吧!小名就叫窗兒,妳說是不是很文青!」
當晚便一直撫摸我的肚子,充滿愛意的喚:「窗兒~~窗兒~~~」還說越叫越順口,改都改不過來。
此名不必找算命仙就知道必定大兇,吾兒幼稚園第一次點名就會去跳樓的啊(哭)
家族樹跟手印腳印欄位。
哥哥姊姊的地方真希望能貼肥貓和傻貓的照片,可惜若被公公看到就糟了。
寶寶的各種第一次,這也是吸引我買育兒日記的原因之一。
倒不是我特別感性,而是身為特教人,哪個發展晚了不打緊,我兩光兩光沒發現就糟了。
如今它都幫我列出來,我也比較知道該注意些什麼。
後來想想就算我沒注意,公公婆婆家父家母還是隔壁的張太林太甚至是超市遇到的歐巴桑都會時時提醒我吧。
寶寶大頭貼,大致上是每個月一張,對於一些每分鐘都要按兩百次快門的父母來說,這樣的空間真的是太少了。
在這之後就是剛剛說的,無邊無際的記錄表。
以文具控買手帳的角度,這張照片應該是要告訴大家這本日記無法攤平,
但其實我想說的是底下都有照顧寶寶的小常識,以及記錄寶寶惡行惡狀的欄位。
旁邊還根據寶寶出生週數的發展,提供貼心的育兒生活大補帖。
除了提醒新爸媽寶寶的發展狀況外,這些大補帖篇幅短、字不多,連準爸爸是個粗人,都有耐心看完。
他竟然還發現有些欄位的出現時機有點怪,例如「常規預防接種」出現在一歲四個月的地方,但看到那裡時一切已太遲。
看著枕邊人細細讀著旁邊的字,其實有點兒感動,他終於有自己要當爸的自覺了(哭)
為了彌補錯誤的出現時機,育兒大補帖其實也有獨立的目錄可以看,所以不必太擔心。
滿一歲前的紀錄表格和備忘錄都比較寬,一歲之後大概一個月才會出現一次Mama's memo欄位,也沒有「Baby的一天」,可能看穿媽媽的耐心極限大概就到這裡吧。
每個月份的開頭扉頁都會有一段感性的話,
像是「寶寶健康地呱呱落地了,全家人都沈浸在這份喜悅當中。小小的身體、瞇瞇的眼睛、如櫻桃般的嘴巴,看著他每天安穩地進入甜甜夢鄉,爸比、媽咪心中滿滿的幸福。」
我每次翻到扉頁看到這種話,都會忍不住翻兩個遠至後腦勺的白眼。
一些已經生子的朋友笑我,說等我生出來就知道囉,就不要到時候我愛的最痴迷最瘋。
後面則是各式各樣的成長曲線表、乳牙生長記錄表、就診紀錄、寶寶喜愛的增強物、食品用品採購店家、禮物紀錄表。
寶寶喜愛的增強物這裡,好處應該是移交給公婆、娘家爸媽、保母或托嬰時,可以讓未來的照顧者一目了然,以後小孩長大也可以跟他一起回味一下。
而當你寫到「寶寶兩歲慶生大頭貼」這頁,恭喜,漫長的育兒記錄終於可以告一段落,謝天謝地。
(那不要買這本不就好了嗎)
只是要他長大成人、脫離父母羽翼,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天下的爸爸媽媽們,你我要一起堅強啊!!(含淚握手)
對於我這迷迷糊糊的新手父母,這樣的育兒日記可以給我更多提醒,讓我不必丟三落四的,按表操課就行了。
若是精明一點的爸媽,用保險送的行事曆應該也可以記得嚇嚇叫,這筆錢不是非花不可啦。
雖然我對內容有諸多吐槽,也覺得生下寶寶後的前景一片黑暗,
還是期待著能一天一天踏實地把表格填滿,
有了育兒日記的幫忙,也不會覺得有了寶寶之後的每一天,都是一轉眼就過了,回頭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
至少知道自己每天清了幾坨屎啊(目露兇光)
產後護理之家參觀心得
孕|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月子中心)參觀心得—敦南真愛台中館產後護理之家
孕|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月子中心)參觀心得—鄉林產後護理之家(已改名帝寶產後護理之家)
孕|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月子中心)參觀心得—必樂芙產後護理之家
身懷六甲的小確幸
孕|孕婦按摩|台中孕媽咪的救星!欣馥麗身心靈美妍館/專業孕婦SPA
親愛的先生小姐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可以順便看看彌月試吃哦(持續更新)
孕|彌月蛋糕推薦|網購人氣甜點也加入彌月蛋糕的戰局啦!東京巴黎甜點「巴黎燒燉布蕾」
孕|彌月試吃|不只做愛心,蛋糕口味更有水準的「熊米屋」(需試吃費用及運費)
孕|彌月蛋糕推薦|怎麼一回神,半條蛋糕就不見?「糖村法式鮮奶乳酪蛋糕」
身懷六甲每天都有負能量